央廣網嘎查4月4日消息(記者白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日,有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聽眾向中國之聲反映,他們村內的67萬畝草場被蘇木(鄉)政府徵用後,因補償標準分配不公等引起了部分村民的不滿。【草場“被建設”產業示範區 67萬畝土地背後疑點重重】昨天,示範區管委會就村民們關心的問題做出了回應。
  黃河西岸1000平方公里生態沙產業示範區共涉及巴彥木仁蘇木行政區劃內的土地138萬畝。此前,烏蘭布和嘎查(村)委會主任李潤玲向記者出示了《烏蘭布和沙漠生態沙產業示範區在烏蘭布和嘎查內擬徵地面積和補償安置費公示》,公示顯示在該村“擬徵地面積”為67萬餘畝,補償安置費2億餘元。但巴彥木仁蘇木達(即鄉長)王義寶強調,村集體的土地是以治沙的名義流轉到蘇木(鄉)政府的,並非嘎查長所理解的征收,但拒絕向記者出示《土地流轉協議》。昨天,示範區管委會國土資源局局長魏開武給出了第三種說法。
  魏開武:不是徵地,也不是流轉,是確權,土地權屬的認定。
  據示範區管委會提供的《烏蘭布和生態治理區補償安置協議書》記載,簽署協議的雙方分別的巴彥木仁蘇木(鄉)人民政府和各嘎查(村),協議中明確“簽字生效之日起,土地將依法確權為國家所有。”
  魏開武介紹,1984年,阿拉善左旗為各嘎查(村)發放了草原所有證,因歷史原因,黃河西岸1000平方公里生態沙產業示範區內的集體土地和國有土地的權屬界線始終不夠明確,阿拉善當地國土部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瞭解後進行了土地權屬的確認。
  魏開武:這個草原所有權證只有總的土地面積和草原面積,具體的四至界限沒有明確,他是行政區劃的面積,不代表是集體所有的面積。
  記者:既然不代表集體所有的面積,那你們國土資源部門有沒有登記這塊面積屬於國有土地?
  魏開武:這個沒有,之前沒有做這個工作,1984年的時候,土地管理法還沒有頒佈呢,所以就存在這些問題。涉及到這1000平方公里的,全部都是未利用地,他的植被覆蓋率相當低,全是沙漠。
  示範區管委會主任貢達來:國家有規定,大沙漠,荒山等都是國有土地,我們此次確權就是說把你集體土地該給你留的都給你留下,但是是國有用地確權為國有用地。
  據《烏蘭布和生態治理區補償安置協議書》記載,各個嘎查此次確權為國有土地的的補償標準為每畝341元或298元。那麼,既然是土地權屬的確認,為什麼會出現“補償安置”的款項呢?
  示範區管委會國土資源局局長魏開武:當地的牧民都在這個區域生產生活,為了保證他們的利益,促進社會和諧,我們參照的是自治區的徵地補償標準,按其實這不屬於徵地,這是確權,土地權屬的認定,為了讓利於民,我們就參照了一定標準進行了補償。
  示範區管委會主任貢達來介紹,黃河巴彥木仁蘇木段每年有超過1億噸流沙侵入,黃河西岸1000平方公里生態沙產業示範區建成後將有效減少流沙對黃河的入侵,並對周邊集體土地保護、阿拉善盟生態治理和經濟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建成後示範區將包括核心城市、沙漠探險旅游,種植、養殖、風光電等產業。但因部分嘎查村民對土地補償款的分配方案意見不一,導致部分土地的確權工作尚未完成,並有村民對未經村委會蓋章和法人代表簽字的《補償安置協議》是否具備法律效力提出質疑。
  貢達來:這個事情我們完全要把他細化了,整個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的清清楚楚以後,我們還要和嘎查上,和所有老百姓要開一個群眾大會,再和他們嘎查上的嘎查長和嘎查村民一個一個談話,我們和他們共同探討,哪個方法最合適,最科學,最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咱就按照這個方法做。  (原標題:阿拉善左旗草場徵用補償不公引不滿 官方:不是徵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p15fpkg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